传统防治冻疮办法还有效吗?
王红蕊
随着冬至的到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这样悄悄走近,有许多人又犯了愁。因为冬季气温低,一些人手上脚上耳廓上会长冻疮,冻疮痛痒难忍。有冻疮的人会发现,自己出现冻疮的地方每一年都会出现。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冻疮好发于妇女、儿童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患处皮肤先呈苍白,渐见青紫而显红斑片状,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自觉烧灼痒痛,甚则局部搔痒麻木,遇热后加剧。
《丹溪心法》中把此病称为“冻风,冻瘃”。《外科正宗》记载:“手足破裂,乃干枯之象,气血不能荣养故也。此因热体骤被风寒所逼,凝滞血脉,以致皮肤渐枯渐槁,乃生破裂”。中医认为,冻疮患者多为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寒冷伤及肌肤皮肉,气血凝滞不能运达而发。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则形寒肢冷,皮色苍白;寒性凝滞,气血淤滞则继而出现皮色红肿紫暗;气血淤滞,不能荣于肌肤则痛、痒、麻木相兼,甚则全无感觉;舌淡苔白、脉弦细为寒邪入侵之象。寒凝血淤证,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
中医除了内调治疗冻疮外,还有一些经验方外用,如三油合剂,用蛋黄油、大枫子油、甘草油等量煎油外用。玉肌散,用绿豆、滑石、白芷、白附子,共为细末,汤调洗搽患处等。
冻疮一般都出现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没有出现冻疮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一些预防的。如平时可以喝些姜枣茶。用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煎煮后即可饮用。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活血祛淤的作用。做好防寒的工作也很重要,出门的时候要戴好手套、穿保暖一些的鞋子,鞋袜不宜过紧并保持干燥。冬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预防冻疮的有效办法。
(作者系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3613/14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