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师最紧缺的时期正在过去

金振娅

2018年01月17日08:39 来源:光明日报

现状:儿科岗位吸引力较低

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自古以来,儿科被称为哑科,因孩子小,难以准确表达病痛的症状,给诊治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儿科医生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但在收入上不会有直接体现。

来自国家卫计委的一组数据直观地呈现了我国儿科医师的工作强度——我国儿科门急诊量4.71亿人次,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9.84%;出院近2162万人次,占医疗机构总出院人次数的10.3%,而目前11.8万的儿科医师还不足全国约300万医师的4%。

除了劳动强度大、压力大、风险高且收入低,儿科医师还面临着找不到职业尊严的尴尬。中国医师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指出,医师是神圣的职业,但目前的一些医患矛盾令医师找不到价值感,心灰意冷。

“骨科、产科和儿科是容易产生医患纠纷的前三位科室。”曾是内科医师的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指出,一些家长看不得孩子生病啼哭,焦虑的心情容易转嫁到医护人员身上,对儿科医师缺乏最基本的尊重,甚至伤医事件时有发生。

正因如此,医学院校招收儿科专业的医学生难度很大,而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儿科规范化培训也遇到了阻力。“推进难度很大,年轻医师认为所得与付出的时间精力相去甚远,培训前收入低,培训后待遇也不会明显提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委员会总干事邹朝春说。

应对:多措并举来增加儿科医师的供给

“好在,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记者采访中发现,令很多专家欣慰的是,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已经意识到儿科医师紧缺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多项培养和吸引儿科医师的政策。尤其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更是直接推动了儿科医师行业的发展。

但是,培养人才毕竟需要一个周期,尤其是医师这一行业的周期更长,从医学生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儿科医师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因此目前的培养政策尚没有呈现出明显效果。

根据国家卫计委提供的材料显示,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先后支持中国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等27所高校开设儿科学专业。同时,持续扩大研究生层次儿科医师培养规模,并进行“5+3”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从2015年起,新入学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关要求进行培养,毕业前可按要求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

同时,我国还启动了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如果有医师有意愿可以参加转岗培训,比如我原来是内科医师,经过转岗培训后可以增加注册一个儿科的执业范围,这样多措并举来增加儿科医师的供给。”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这样介绍。

2014年,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在全国层面推动建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将儿科作为紧缺专业“戴帽”下达培训招收任务。制度实施3年来共招收儿科住院医师约1.2万人,其中2016年招收了5000人,占总招收计划的7.1%,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邹朝春介绍,截至2016年,全国儿科共有327家培训基地。儿童专科医院大约90余家,“可以通过评估将好的儿童专科医院纳入儿科培训基地”。在他看来,很多儿科基地的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考试和考核标准不一,这样导致各培训基地的儿科医生从人文素质到临床技术水平可能会参差不齐。“应该宽进严出,逐步做到统一考试和考核”。

趋势:2020年每千名儿童将拥有儿科医师0.69名

令邓利强看到希望的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将增加到2.2张,儿科医师数将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而截至2016年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0至14岁儿童总人数约2.2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每千名0至14岁儿童儿科医师数为0.53名。

在向这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报考儿科医师以及稳定目前还在流失的儿科医师队伍,是不可回避的难题。

焦雅辉坦诚地说,有一些医院,儿科本身规模比较小,可能医务人员数量不多,在2017年冬季这场来势凶猛的流感面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导致一些儿科医师病倒。例如天津海河医院儿科的医务人员就出现先后病倒的情况。“各级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关爱、从生活上关心、从事业上支持我们的医务人员。”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和相关部委推动关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焦雅辉表示,通过调整政策去提高儿科医师的岗位吸引力,营造社会尊重医师的氛围,以此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才是吸引和稳定儿科医师队伍的根本之策。”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这样表示。

(责编:盛月、权娟)


相关新闻